shadow of slayershome  
  
查看: 14727|回复: 22

[教学] cool edit教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介于这个是广播剧制作必须软件..所以高亮..大家分享!
: ]) S" @7 c( h; O9 k$ E4 Y. e! T7 @, {/ R6 g! \8 Y- z
(柯南图社挖到的简易教程). w/ i" h' N$ ^2 u% U# I* V; S1 `6 {
http://bbs.myconan.com/vbb/showpost.php?p=415197&postcount=14
4 ~9 i4 X4 ~0 z- H. p) L3 w
, J5 a2 X5 Q( V: ^: ^# l7 j他们的站论坛里有不少关于配音(反正差不多了)的资料。可以去查查。
, Y; U% Y4 |3 [我也就不一一去COPY了。
2 {. v6 V( c, B(另,他们C4唱的歌真的好好听。佩服中………………!“光知道陶醉去拉,把正事忘干净了。”)  o; i4 N. t' S% U/ P& ~6 @

6 h4 y9 E1 T2 a$ @# [这几个网页也是关于录音教程的:, I9 }8 q& ~7 a  [
http://www.mbyou.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08- u& r7 w* o0 F. e5 ^0 a5 \
http://stonecold.blogchina.com/blog/article_92041.856988.html* r. [( [" `% P' Y. c2 ?# _9 U

5 r* r2 ^4 h: `6 o( ?1 l[ 本帖最后由 Kullua_Deity 于 2007-8-9 20:4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http://www.midifan.com/tech/list.asp?articleid=306
5 W( a1 e2 U8 d这个站也有不少资料。% g; M& r9 W/ E0 {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统音乐制作人都知道,要成功制作一首高品质的音乐,一般少不了专业录音棚(包括多轨数码录音机、音乐编辑机、专业合成器等设备),要具备这样的条件,怎么也得花上数万元甚至更多,对于一家音像公司来说,这也许不算太难,但对于一名普通发烧友,或者独立音乐制作人来说,恐怕就有些可望而不可及了。不过,现在有一种软件,它可以在顷刻之间,将你的电脑模拟成一座全功能的录音棚,使你几乎不需增加任何其它投资,就可以制作出同样专业而美妙的音乐,它就是Syntrillium软件公司最近发布的Cool   Edit   2000!# j0 j8 Z# A- O6 Z4 f- A+ \
  8 i5 H* ^4 n- x" H3 K8 W3 E7 A
         ★Cool   Edit   2000功能简介2 a) q/ h% h  w/ ~) q$ u
      # i8 ?& Y2 }7 n1 N# x& {
         Cool   Edit   2000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音乐编辑软件,可以运行与Windows   95/NT下,能高质量地完成录音、编辑、合成等多种任务,只要拥有它和一台配备了声卡的电脑,也就等于同时拥有了一台多轨数码录音机、一台音乐编辑机和一台专业合成器。, y4 M- t( p+ y
     Cool   Edit   2000能记录的音源包括CD、卡座、话筒等多种,并可以对它们进行降噪、扩音、剪接等处理,还可以给它们添加立体环绕、淡入淡出、3D回响等奇妙音效,制成的音频文件,除了可以保存为常见的.wav、.snd和.voc等格式外,也可以直接压缩为MP3或Cool   Edit   2000(.rm)文件,放到互联网上或email给朋友,大家共同欣赏,当然,如果需要,你还可以烧录到CD上。甚至,借助于Cool   Edit   2000对采样频率为96kHz、分辨率为24位录音的支持,你还以制作更高品质的DVD音频文件。 $ m3 X* C$ X5 w
0 J7 I2 [3 D3 j5 P6 F% ?
; J7 t) Q5 p4 i9 \/ j. K

& J$ S4 q: P# x( x" y. {     Cool   Edit   2000与现在最流行的专业作曲软件Cakewalk   Pro   Audio能很好结合。只要你的Cakewalk   Pro   Audio是5.0b及以上版本的,那么,安装Cool   Edit   2000后,就可以在Cakewalk   Pro   Audio的工具(Tools)菜单下找到“Cool   Edit   2000”项,之后,在Cakewalk   Pro   Audio中完成作曲后,就可以直接启用Cool   Edit   2000进行编辑。强强结合,将给音乐制作带来更大的便利。
( u: c: l! A  ?3 H) m, C$ k: g( w& O% X& Q
     Cool   Edit   2000能够自动保存意外中断的工作。你花很长时间编辑一首音乐,眼看大功告成,这时突然停电(或因其它原因死机),如果文件尚未保存,这通常是灭顶之灾,你的心血将付之东流。不过,使用Cool   Edit   2000却不然,你可以重新启动Cool   Edit   2000,重新恢复到上次的工作状态,甚至包括剪贴板中的内容也不列外,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功能!. j3 N1 {+ U7 k
0 m3 O4 A! E2 `: f( n8 V/ e. a
     Cool   Edit   2000不仅适合于专业人员,也适合那些只是偶尔发一回“烧”,或者想圆一下早年音乐梦的人。为此,Cool   Edit   2000提供了一些“傻瓜”功能,例如,在音效处理方面,行家固然可以熟练地细调各项设置以求最佳,而新手则可以抛开这些,直接选择一种预置(Presets)模式,同样能生成令人吃惊的特殊效果。至于Cool   Edit   2000的常规编辑功能,如剪切、粘贴、移动等,跟在字处理器中编辑文本一样简单,而且这里你有六个剪贴板可用,使编辑工作更加轻松方便。   Cool   Edit   2000对文件的*作是非损伤性的,你对文件进行的各种编辑,在保存之前,不会对原文件有丝毫改变,因此,如果你是新手,你尽可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各种*作,不满意的话,可以多次取消(Undo),还原重来。; B3 H- F  `' p/ |: @& @# p

/ N5 z/ Q/ C; f4 V! y% \     ★Cool   Edit   2000使用入门( D; {2 M1 }6 @7 N% ]- j; K; y" \

5 M8 Y& r3 W6 I3 n: M  一、怎样用Cool   Edit   2000录音?) c! w2 Q) w6 m+ _2 f5 l4 q
/ }' q; v& F% L# x& ?
  首先,明确你要录入何种音源,话筒?录音机?CD播放器?还是其它的?是一种,还是多种?确定后,将这些设备与声卡连接好。然后,将录音电平调到适当水准,由于此*作直接决定录音质量,因此,下面具体说明其步骤:$ k' }  Z4 a2 @2 W7 w
6 `2 Z: z8 Z1 D: X. H6 F
  在Cool   Edit   2000主窗口中,点击菜单Options(选项)/Windows   Mixer(混音器),出现Master   Volume(音量调整)对话框,通常情况下,此时出现的是播放音量调节面板,点击菜单“选项/属性/录音”,选择要使用的音源(如CD),不用的音源不要选,以减少噪音,然后,按下确定按钮,出现录音电平调节面板,调整滑块位置,以试录时电平指示有一格为红色为准,这样录音效果较好。
7 ?! B& F/ z2 F7 D* n7 P- D9 G, {2 q2 C7 ~5 w! D9 M
     录音电平调试好后,接下来,正式开始录音:. k* y; ~5 S- f; s, m* B: u
7 H0 F& G+ q/ |5 \9 o, T7 V+ L# L
     1、点击菜单File/New,出现New   Waveform对话框,选择适当的录音声道(Channels)、分辨率(Resolution)和采样频率(Sample   Rate)。如果不知如何选择,可以分别使用Stereo、16-bit、44100Hz,这是用于CD音质的设置,效果已经不错了。
' o) J- `/ s+ p! B% q
8 O% W+ [' o. j8 ~) i     2、点击Cool   Edit   2000主窗口左下部的红色录音按钮,开始录音。; c1 l8 m2 f7 J( n
2 f- ~& j' B6 P- ^. l
     3、拿起话筒唱歌(或播放CD等)。
) S" f7 ~& k$ w% N( ~0 |( e! b
0 A- K2 j5 r1 q! D4 P# C2 E     4、完成录音后,点击Cool   Edit   2000主窗口左下部的Stop按钮。
7 h6 g! |9 ?* p+ ]" d' \/ C5 |! J6 t0 {5 f( L
     Cool   Edit   2000窗口中将出现刚录制文件的波形图。要播放它,点击Play按钮。2 U0 a  {5 m8 O: R
( g; w, F& a1 V# ^4 W
  注意,如果波形图是一条直线(或波形不明显),放音时将没有声音或声音很小,那么,检查音源选择是否正确、录音电平是否设置得太低。
+ a" |7 u! u7 T* i0 p# W
, c0 m# P, `# m, j  二、怎样用Cool   Edit   2000编辑声音?6 ~2 G* d1 T; H# v' [' ~

: I( H9 ]+ e$ z9 ]; r$ @     用Cool   Edit   2000编辑声音,与在字处理器中编辑文本相似,一方面,都包括复制、剪切和粘贴等*作。另一方面,都须事先选择编辑对象或范围,这些*作才有意义,对于声音文件而言,就是在波形图中,选择某一片断或整个波形图。一般的选择方法有,在波形上按下鼠标左键向右或向左滑动,如果要往一侧扩大选择范围,可以在那一侧右击鼠标,要选整个波形,双击鼠标即可。此外,Cool   Edit   2000还提供了一些选择特殊范围的菜单,它们集中在Edit菜单下,如Zero   Crossings(零交叉),可以将事先选择波段的起点和终点移到最近的零交叉点(波形曲线与水平中线的交点);Find   Beats(查出节拍),可以以节拍为单位选择编辑范围。对于立体声文件,你还可以单独选出左声道或右声道,进行编辑。4 f0 ]4 l1 z9 ^% K* D

) C7 R" w9 ^0 n: Y     Cool   Edit   2000提供了五个内部剪贴板,加上Windows剪贴板,总共有六个剪贴板可同时使用,而Cool   Edit   2000又允许同时编辑多个声音文件,这样,如果你要在多个声音文件之间传送数据,就可以使用五个内部剪贴板,如果你要与外部程序交换数据,可使用Windows剪贴板,这就象使用现在的剪贴板增强工具一样,给编辑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是请注意,当前剪贴板只有一个,你每次进行复制、剪切和粘贴等*作,始终是针对当前剪贴板。选定当前剪贴板的*作为,在Cool   Edit   2000主窗口上,点击菜单Edit/Set   Current   Clipboard,选择一个剪贴板。0 N2 W) M0 [; y" K. T
' b6 F. @8 b$ n/ K; S
  利用Cool   Edit   2000的编辑功能,还可以将当前剪贴板中的声音,与窗口中的声音混合,方法是,点击菜单Edit/Mix   Paste(混合粘贴),然后,选择需要的混合方式,如插入(Insert)、叠加(Overlap)、替换(Replace)或调制(Modulate)。波形图中黄色竖线所在的位置为混合起点(即插入点),混合前应先调整好该位置。2 w5 e& Y3 G6 {
8 T4 p6 u' v2 L5 _- X& ^" k6 E
  如果一个声音文件听起来断断续续,你可以使用Cool   Edit   2000的删除静音功能,将它变为一个连续的文件,方法是,点击菜单Edit/Delete   Silence(删除静音)。' h# [' j. R8 ]. _+ \

- Q2 d# u7 r' ^/ @: u, A  为便于编辑时观察波形变化,你可以点击波形缩放按钮(不影响声音效果)。按钮分两组,水平缩放按钮在窗口下部,有六个,带放大镜图标,垂直缩放按钮只有两个,在窗口右下角,同样有放大镜图标。此外,你也可以在水平或垂直标尺上,直接滑动鼠标右键。右击标尺,还可以弹出菜单,让你定制显示效果。
4 y: G5 \# s. p  Y' l! O$ i4 \7 i% f! Q) r3 F# m7 i: Z- P
  三、如何用Cool   Edit   2000添加音效?* s% b5 i8 Z$ @( h% P

; y, ?- b# j5 p- a  添加音效,是Cool   Edit   2000最激动人心的功能。在Cool   Edit   2000的菜单Transform(变换)下,有20个子菜单,通过它们,用户可以方便地制作出各种专业、迷人的声音效果。如Reverb(余音),可以产生音乐大厅的环境效果;Dynamics   Processing(动态处理),可以根据录音电平动态调整输出电平;Filters(过滤器),可以产生加重低音、突出高音等效果;Noise   Reduction(降噪),可以降低甚至清除文件中的各种噪音;Time/Pitch(时间/音调),能够在不影响声音质量的情况下,改变乐曲音调或节拍等等,最神奇的是Brainwave   Synchronizer(脑波同步器),可以通过立体声耳机,产生有助于入睡、放松,甚至思考的音乐,真是绝了!
/ A# v( m9 D9 b0 H, P/ `1 [% ?
4 |5 t, X, o3 `( v' w5 t7 u  显然,在描述这些奇妙的音效方面,语言未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反复试用、反复体会它们。你可以录制或打开一个现成的声音文件,然后,点击菜单Transform,选择一种音效,调整音效的各项设置,或直接选用一种预置效果,按下OK按钮,听听看,不满意用Undo还原重来。7 f1 _: H  w/ r2 B, c3 e4 ]0 e- i8 K

& {. a' s9 g4 k, E7 u  注意,如果你使用的是Cool   Edit   2000试用版,那么,每次启动只能选用两类功能,因此,要想试所有音效,你不得不反复启动程序,并选择不同的功能(免费午餐并不好吃呵^_^)。
! y# q7 R( I9 ?- i! f  |3 @! A: [' x1 y( E+ r% x0 [. }. v
  四、如何用Cool   Edit   2000创建MP3文件?5 u7 {0 K  W" p' B9 T

0 m0 X- Y3 D' P4 d# P5 j     MP3是目前网上最热门的词汇,在一些常用搜索引擎中的使用率已名列第一,而Cool   Edit   2000正好赶上了这个潮流,它可以将声音文件直接存为MP3格式,方法是,点击File菜单,选择Save   As,在Save   as   type对话框中,选择MPEG3,并点击Options(选项)按钮,设定好各选项,按下确定按钮,指定文件名和目录,点击Save即可。
( F) o# M  |) H6 N0 M. D
7 |8 r1 ^( ^, N! `6 C  注意:如果你正在使用Cool   Edit   2000的试用版,那么,只允许保存一分钟长度的MP3文件(Syntrillium公司是不是太小器了?)。不过,相信聪明的读者可以用Windows剪贴板来饶过这道弯,具体*作就不用我说了吧?
- {  g, {; X* m( ?5 n% b- d, W: K6 l
- }9 x4 F( U: t1 W  E+ Y2 X  五、如何提升Cool   Edit   2000的功能?
, p1 r1 R/ [+ g6 ~% O
' O5 @) C- @/ n& N, e9 A2 i! L  使用Syntrillium公司提供的以下插件,可以将Cool   Edit   2000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需要的话,可到该公司网站(http://www.syntrillium.com/),免费**试用版。
% V7 \: Z9 w3 K* T% n- u+ O1 q! v2 _; E! E1 j
     Studio   Plug-In:该插件可以为Cool   Edit   2000增加一个4声道混音室,并为每个声道提供多种音效和控制。2 m1 h9 G; e% c" _& g& O
5 n5 }8 b0 ]9 c0 T' |
     Audio   Cleanup   Plug-In:该插件提供了更高级的杂音清除、嘘声减少、剪接还原等功能。如果你要把一张老唱片转换为CD,那这个插件就可以干得很好。
3 Y( r" O, R7 M& t; \- a( i. |  E. I( Z+ @
  其实,除了上面介绍的,Cool   Edit   2000还有其它一些很强的功能,比如统计分析、文件批处理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相关资料,英语不错的还可以直接到Syntrillium论坛参与讨论。: D3 W2 ?( S  c, D4 Y) M

% R. e4 b- }. U* k& `6 S         Cool   Edit   2000的的主页   http://www.syntrillium.com/   ;。
' U5 w: I  a( Q+ L* R# T) D◆   实战Cool   Edit   2000   ◆* n1 c* i) S; s  R
首先,启动Cool   Edit   2000,可看到它即简单而又实用的界面.
0 J  n1 L3 `4 q; N* J6 H* s6 h- K一、降噪处理6 k' ^1 b1 G+ E. Y6 S- T- G
  我们先做一个降噪的实例感觉一下它的功能。2 i" r, L2 a5 C9 _
  说到降噪有好多种方法,大致上有采样、滤波、噪音门等几种。这当中效果最好的应该是采样降噪法。所以我们就先录取一段声音,再给它降噪。6 E% |6 G4 J! `! N
  Cool   Edit   2000可以录入多种音源包括:话筒、录音机、CD播放机等。将这些设备与声卡连接好。然后,将录音电平调到适当位置,就可以准备录音了。% i3 b, E, b- \
  点击菜单File中的New,出现New   waveform对话框,选择适当的录音声道(Channels)、分辨率(Resolution)和采样频率(Sample   Rate)。一般使用Stereo、16-bit、44100Hz,这是用于CD音质的设置,效果已经不错了
3 Y& `  N$ t' }& j点击Cool   Edit   2000主窗口左下部的红色录音按/ X1 a1 P+ M7 y5 q- q/ S! V2 E
  钮,开始录音,并播放CD音源。完成录音后,点击Cool   Edit   2000主窗口左下部的Stop按钮。Cool   Edit   2000窗口中将出现刚录制好的文件波形图。要播放它,点击Play按钮就可以了。
: P0 n# r* l$ o  把波形放大后,将噪音区内波形最平稳且最长的一段选中(一般为没有音乐信号的间隔处)。   
" \1 o2 b& ?9 r# Z+ U/ J, F然后依次选取菜单里Transform项中的Noise   
) Z& ]5 ]$ I; V# v' P5 c5 K  Reduction   命令,就会弹出Noise   Reduction的工作界面
5 b; q" z2 G1 J$ }! ?* ~将界面中Snapshots   in   profile的参数改为800,6 C' k2 v! c8 O
  FFT   Size的数值改为8192,Precision   Factor的数值改为10,Smoothing   Amount的数值改为10左右,这样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 h+ V9 s5 l# p9 Z5 J4 m  改好各参数后,点击Get   Profile   from   Selection按钮,几秒后出现噪音样本的轮廓图
, z/ Q7 Y0 d' b' @: R( m关闭窗口,可以听听效果,噪音是不是没有了?不满意就再调调参数,因为音源与录音设备不同,所以需要反复的调试才能达到一个十分满意的效果。! y6 k) e/ z7 x  M5 H6 N8 B' f
3 h) E; \. s) q2 i* S% `1 [# d9 ]1 D
二、自制卡拉OK伴奏带
  p+ W/ z6 o: F" G- {. o6 G5 c- B+ I. ~- `8 F
 下面一个实例是自制卡拉OK伴奏带。你是否曾经遇到过自己十分喜欢的歌,但是又找不到卡拉OK伴奏带呢?现在有了Cool   Edit   2000帮你,你就不会再为找不到伴奏带而烦恼了!我们可以自制伴奏带。
8 |" S9 t8 o2 E8 i6 m! \5 G2 s% ?; E' O1 o/ c) j
  首先我建议大家安装一个软件,叫豪杰超级音乐工作室。它不仅可以抓取音轨,还可以互相转换多种格式的音频文件,我们这里需要.wav格式的文件。运行数字CD抓轨一项,光驱中的曲目就会显示在菜单上方,挑选你要转的曲目转换即可
9 u! \% _( G* y9 k               在Cool   Edit   2000中调入转好的文件,选择菜单Transform项中的Amplitude里Channel   Mixer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原厂预设参数中的VocalCut一项
( y8 x5 b: x4 P$ z                  然后关闭对话框听一下效果,这时你会觉得人声几乎没了,但听一会儿你会发觉似乎缺少了什么。没错,一些乐器的声音也被消掉了。那么只有从原曲中抽取这部分内容了(别忘了在下一步之前先把刚才做好的存一下盘)。
& J2 [# R2 U1 o' Q; J6 X  将源文件重新打开,选择菜单Filters项中的Graphic   Equalizer项(是Cool   Edit   2000的插件)。   为了更精确的调节频段,请将视窗切换为30段均衡视窗。+ Q- P; ~  y0 S. e- t- m
               然后调整增益范围,图中正负45dB,中间的10个增益控制基本上就是人声的频率范围。我们将人声覆盖的频段衰减至最小,边调节,边监听,直到人声几乎没有就可以了
/ @' n. s9 e5 g6 I/ }! r& g               按下Switch   Mulititrack   Mixer   View钮,打开CoolEdit   Pro的多轨编辑视窗。
8 D0 }8 o9 Q7 d  F               将时间指针停在开始处,以便于多轨音频对齐。
4 @" C- `0 l4 n# n' n  S0 A  在第一轨中按鼠标右键点击Insert项中的Wave   from   File,选择第1步中处理好的消除人声后的音频文件插入第一轨,再在第二轨中按鼠标右键插入均衡处理后的音频文件
9 b9 ]8 u$ h' N$ X9 C, L$ u6 Z               插好之后,播放听一下,是不是还可以?不行的话,就分别调大这两轨的音量
4 s" j6 r/ V* l0 o9 p               最后,如果满意了,那么在Edit菜单中选择Mix   Down   to   Track项中的   All   Waves,将两轨混合输出为另一个文件。等混音结束后,将它存盘即可使用了0 s# ]2 T6 g" _) Q' `- v8 ~0 I: C5 v: M
               不过用这种方法,不可能完全的消除人声,若是完全的消除人声,所付出的也是音乐失真的代价。不过你在演唱时,你的声音完全可以盖住没消干净的原声,也就没问题了!
5 c( q9 p7 E- o8 O  i& V3 x
/ g. I& Y3 u( {2 `: }& M( L三、添加音效- u! t* E5 I$ h$ A
$ E& g, D* k. G1 }
  其实在Cool   Edit   2000中最激动人心的功能莫过于可以随意添加音效。在Cool   Edit   2000的菜单Transfrm下,有20个子菜单,通过它们,用户可以方便地制作出各种专业、迷人的声音效果。如Reverb(余音),可以产生音乐大厅的环境效果;Dynamics   Processing(动态处理),可以根据录音电平动态调整输出电平;Time/Pitch(时间/音调),能够在不影响声音质量的情况下,改变乐曲音调或节拍等等。这些功能就有待你的开发了!! O$ d% i! @; B
4 B4 v; y3 s5 n6 l; \' j8 E

  N( x3 }& p9 }8 y9 Y7 E  音调调整。在这里,你可以对你的声音做一些润色。例如,你的音调较低沉,可以提升高音使它更清晰;如果声调偏高,可将它调整的柔和悦耳。依你所需,选取波形局部或全部,用菜单effect/filters/graphic   equalizer打开图示均衡器对话框,如图5。对话框的标签有三个,分别是10、20、30段的图示均衡器,够专业的吧,任选其一,做适当的调整,单击预览按钮试听效果,可边听边调整。满意后,单击确定按钮。注意,为了提高运行与预览的速度,你可以只选一小部分波形来*作。但是,必须做如下步骤以作用于全部波形:1、按工具栏撤销按钮取消刚才的调整作用;2、选取全部波形,按F2(“重做”的快捷键),按回车。那么,第“1”步骤的作用是为什么呢?不能对那部分波形做两次处理啊,因此,要撤销它。除了降噪可勉强做两次,其余效果千万不能这样做。   
6 ~; H' R" V! K+ A. @- h  美化声音。通过以上的几步,声音已经很清晰了,可你一定觉得还是那样干巴巴的不好听。在这儿,将是CEP的精华所在。它居然有超过45种的效果器等着你来选用。不要太贪心呀,你要是全用上的话,最后效果也不见得多么好,够用就算了。在菜单effect/delay   effect(常用效果器)之下,还有几个子菜单,分别是合唱、延迟、动态延迟、混响、房间混响、回声等。可选中一部分波形打开相应对话框后,按下预览按钮边试听,边调整。因为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建议采用预设窗口中提供的现成效果,比你自己调整滑杆要强的多。这样,用效果器为自己的声音加上恰当的诸如回声、混响等效果。播放一遍,是不是动听的很。我已经听到你在偷偷地笑呢。如English不太好,可借用金山快译等工具来帮忙。   
$ d% C  w) M, k1 J( h6 n/ @  音量量化。无论进行到哪一步,你发现声音波形过小或是太大,CEP都提供了顺手的工具。小比大要好办的多,过大就会造成波形上下两边特别整齐,这表明已经大于0db,形成了“消峰”失真,虽然有工具提供这种消峰现象的修整,但也要尽量地避免。我们使用音量控制效果器,可以说是CEP中用处最广泛的效果器了。先选取波形,依次打开effect/amplitude/amplify,打开音量控制对话框,如图3。从它左上角的两个标签中,可以分别打开constand   amplifiction(恒定音量)与fade(渐变)两个对话框,使用方法大同小异,一般的情况下,使用右侧的预置窗口的现成效果就可以了。我们要调整整个声波的音量,选取右侧的一个预置效果,以分贝(db)为单位的boost(提升)或cut(衰减),可以单击右下侧的预览按钮监听效果,满意后,单击确定。淡入、淡出的效果与上述相似,选取开头或结尾的约5秒以下的波形片段,再在预置效果里选择fade   in(淡入)或fade   out(淡出)即可,一般应锁定左右声道。试听效果后,单击确定按钮。注意,淡入淡出的效果可千万别反着用上啊,那可太难听了。   5 V7 I6 Z! A* m
波形编辑。象大多数windows程序一样,CEP对波形的*作也支持删除、剪切、复制、粘贴等*作,且功能更全面、复杂,通过这些*作,你就可以把整个声波处理的毫无瑕疵。具体*作你可以象在其它程序中一样。CEP为你提供了相当好用的剪贴板功能,打开edit/set   current   clipboard(设置当前剪贴板),会发现,它为你增加到六个剪贴板供你使用。这在编辑文件时就方便的多,特别是重复使用的乐曲或是声响循环,到时,在相应的剪贴板提取就行了。别忘保存你的文件。   ; ?+ a, D- t' ~$ D% j
  多轨窗口。在波形上单击鼠标右键,点选insert   in   multitrack(插入多轨窗口),单击窗口左上角的单轨、多轨切换按钮,切换到多轨窗口,如图1。你编辑好的波形已在最上面一轨等候了。CEP的多轨窗口,与premiere、flash、cakewalk等的“时间线窗口”相似,它有一条竖状的亮线,播放时,随着它的移动,作用于经过的所有轨道。可以用右键向两边拖动某轨的波形,以改变它的“出场”时间。也可以上下拖动,移至其它轨道。各个轨道的左边按钮中,有三个较醒目的按钮R、S、M ,分别代表录音状态、独奏、静音,可按照需要选用与取消对此轨道的作用。三个按钮左侧还有VOL与PAN的选取项,可用直接输入数值或是右击鼠标打开控制推杆的方法,调整该轨的音量或是相位(声音来源的方向,即声相位置)如图1。   . N- d" [& h* |  d1 e( u" F; Z  L
  按照我们的意图,下面为这首诗加入配乐。单击左上角的切换按钮回到单轨编辑窗。单击工具栏新建、打开按钮,在对话框中选择一首合适的音乐,支持WAV、MP3甚至CD音轨等很多格式,在文件类型下拉列表中看看就知道了,可在确定之前,单击play试听此曲。最让人高兴的是,CEP可以提取视频文件中的配音,不信你看看file/extract   audio from video(自视频提取音频),支持AVI、MPEG等。在打开的乐曲波形上右击鼠标,点选insert   in   multitrack ,将它插入多轨窗口。如果需要,当然可以在这之前进行诸多的效果处理。插入到多轨的波形将被自动放置在空缺的最上面一个轨道。   
' \7 N* y3 [, E  多轨混音。进行到这儿,多轨窗中,应该有两轨波形,第一轨是你读的那首诗,第二轨是配乐。按住鼠标右键左右拖动某轨波形,将它的“出场”时间调整合适。下面要做的我觉得应该是调整两轨的音量比例了。它们之间,既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唯我独尊。对某轨做整体的调整可能过于片面。这样,我们让音乐开始时照常,你的声音出现前,乐曲渐弱至一恒定音量,等到诗歌读罢,乐曲音量回到正常。依次选取view/enable   envelope   editing(允许包络线编辑),并且在show   volume   envelopes(显示音量包络)之前勾选,如需要,还可勾选show   pan   envelopes(显示相位包络)。在每条音轨的上部将出现亮绿色的音量控制包络线,和位于中间的亮蓝色的相位控制包络线(当然,这些颜色可以自定义),如图7。用鼠标可对各个轨道声波的局部或者全部,进行音量与相位(声音在左右声道间的位置)的控制。我们单击第二轨任一空白处而选中此轨,在朗读声相应部位的音量控制线上,单击鼠标加入控制点,上下拖动控制点,以减弱音量,音量百分比同时会显示出来。依此类推,在需要恢复音量的部位,做类似*作,使音量复原。同理,你也可以对相位做一番调整,使被修改的部位听起来声音是来自不同的方位。一般,控制点由两个组成,一个是开始执行,一个是执行结束。如图7。按键盘上home键,使播放头回到左侧起点位置,再按播放键(快捷键为空格)试听两轨合成效果,怎么样?不错吧?选“另存为”保存的话,将被存为专用的ses格式。   
2 `) }/ q/ m# d) w# j  b6 e1 \% C  合成输出。全部调整妥当,进行最后一次的试听,因为这时还是多轨的wav格式,不便于保存与传输,就把它变成你所希望的音频格式吧。在file/save   mixdown   as...中,意为混缩另存为……也就是说,无论你存为哪种音频格式,CEP都将把若干轨道变为只具有左右声道,但是却包含了你编辑的所有声音波形的一个文件。你可以选择保存的种种格式,如MP3等,但是要混缩为WAV时,为保证通用性,建议选用windows   PCM的WAV格式。     ^) P# m/ C# P* n' U& F
  只要你不想让电脑成为一台哑巴机器,CEP就对你有用处,你会喜欢上它的。有兴趣可http://www.7880.com/Info/www.Syntrillium.com/cep**试用版本。   # ~6 z. [7 Z0 o' Q
  *作小窍门:空格键,播放与暂停。shift+home   选取当前位置至开始部分;shift+end   选取当前至结尾部分。home   返回开始部位;end跳至结束部位--多轨、单轨窗口均有效。在单轨的垂直、水平标尺,多轨的水平标尺,与两种窗口的时间显示栏右击鼠标,可自定义显示单位或样式。   0 K8 Y! o" U8 K: U
  真要感谢Syntrillium Software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这款专业级软件。尽管如此,上述的这些,也许不及它功能的10   % 。一个好的作品=创意+素材+得心应手的工具+辛勤的劳动。但我相信,至少你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不断学习探索,几番耕耘,几分收获,让它为你的想象插上翅膀,助你到达成功的顶峰吧!   
  S8 \$ I4 i0 M3 W% d( N+ U) y2 B; t
Cool   Edit   Pro是一个集录音、混音、编辑于一体的多轨数字音频编辑软件。这里我们以1.2版本为例介绍一下在一般制作编辑音频时经常用到的功能的使用方法。
3 _, p' r1 R+ E# n: ]* W首先介绍一下菜单和快捷工具栏的情况。
/ f# w( T# M* d% o3 ZFile(文件):此菜单中包含了常用的新建、打开、关闭、存储、另存为等命令。: h6 e; q! S, Y! a$ e9 k1 o
其中的Open与Open   As有一点区别,前者是一般的打开命令,而后者的意思是“打开为”,什么意思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了。其实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将已建立的文件打开,然后出现如   2的格式转换窗口,选择你希望的格式后点“OK”,经过一段漫长(2-4分钟)的等待后,你的原音频文件就转换成你刚才所选择的格式了。其实这个过程可以先用Open来打开文件,再用Edit中的Convert   Sample   Type进行格式转换来实现。真不知道David   Johnston是怎么想的,弄这么一招,并不是说不好,而是实用性不强。) j/ _2 ?$ G( V. `. N" S! }3 i
  Open   Append则是将打开的音频文件接在已打开的文件尾部,这样2个音频文件就拼接成一个大的音频波形文件了。* Q7 U& I& |% v" D
Revert   to   Saved则是重新载入以前最后一次存盘的文件,当前的所有*作全部忽略。其实这一步可以用先关闭该文件(不存盘),然后再打开该文件来实现。5 d% Y! k! L$ s* `5 F! G
Close就是关闭当前波形文件的意思。) u, J1 W' j9 W' e) S
  Close   All   Waves   and   Session关闭所有的波形文件(包括正在使用的文件和在当前任务中没有使用的文件)和任务(指多轨*作时的整个工作环境,暂时称它为“任务”)。只要使用这条命令,所有正在工作的“垃圾”和“垃圾箱”将被全部剔除。. x+ [3 W8 B" j0 ^& g( |+ i4 o9 I
  Close   Only   Non-Session   Wavefrom关闭与当前任务无关的波形文件。& f& T% ]3 i6 Z2 A2 |
  Save和Save   As就不说了(傻子都知道怎么用)。; i& K* F2 X& T7 i& f
  Save   Copy   As就是把当前正在处理(过程中)的文件做一个备份存下来。但是别忘了另取一个文件名,否则...,你的原文件可就面目全非喽!
! X0 R$ I$ F2 E# p9 C( U/ c  Save   Selection顾名思义将当前波形文件选中的部分存盘。
) R$ _/ ?: n$ ]6 w% S$ W  Save   All则是全部存盘的意思。但是要小心,当你选择该项后,你就没的选择了,它自动将你完成或未完成的所有编辑工作和任务存盘(除非你正在编辑的文件或任务是新建的,它会让你确定文件名),一般最好不用。
! P9 B5 [4 S5 P% l, Z  Free   Hard   Drive   Space清理硬盘空间。在你进行音频编辑时,免不了要产生一些临时和Undo文件,你可以在这里清空它。* x' z# c  D" d" t7 x& m, _) j
  Exit退出CE。   
, B) |: _# L2 t9 A( d1 }Edit(编辑):此菜单中包含了一些常用的复制、粘帖、删除、格式转换等命令。- [8 ~5 g/ f9 Q+ I3 N- p
  Enable   Undo打开Undo功能。& h, }9 v) E+ W3 F% R
  Repeat   Last   Command重复最后一次*作命令。不论你打开任何文件(包括当前文件)都能在该文件上重复上一次的*作命令。5 V- Z: u# D" t3 p0 ~  g5 {
  Set   Current   Clipboard可以选择当前使用的剪贴板。CE自己有5个,再加Windows95(98)的1个,一共有6个剪贴板可以选择,但一次只能选1个。) _* b$ S+ R+ L1 N# D: A: Y
  Copy、Cut和Paste的功能相信大家都知道,复制、裁剪和粘帖是也。可以选中(高亮)当前文件的一部分进行复制和裁剪及粘帖工作。  L; j( R- k3 j' V
  Paste   to   New将剪贴板中的文件粘帖为新文件。
; b  Z( F9 k5 P4 b0 x/ J- w/ J  Mix   Paste将剪贴板中的波形内容混合到当前波形文件中。使用该命令时会出现如   的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你可以选择混音的方式。。比如插入、重叠、替换、调制等方式,还可以选择将要被混频的波形数据是来自剪贴板还是已建立的波形文件。4 n3 R9 Q$ B; ^1 {6 q1 ^! M
  Copy   to   New将当前文件或当前文件被选中的部分复制成为一个新波形文件,并在原文件名后加上“(2)”以作表示。
: h5 q( n" h7 }; E4 h& j* z  Insert   in   Multitrack将当前波形文件或当前文件被选中的部分在多轨窗口中插入为一个新轨。
8 d( D/ f3 F: B2 ]  Insert   Play   List   in   Multitrack
6 U. L6 P* L7 o+ G- D5 B' O  Select   Entire   Wave选择整个波形。此*作也可以双击鼠标左键来完成。0 Q0 z8 x8 T3 F/ {
  Delete   Selection删除当前文件被选中的部分。9 f2 A/ M8 |- q; B# Q# {" q
  Delete   Silence删除小电平的信号(接近无声的部分)。但在进行该工作之间要选择一些参数,比如多少分贝以下、多少时间以上等参数,这样CE才能确定去除小信号的额度。注,删除小信号后当前文件时间会变短,因为是将符合要求的小信号部分全部删除,而不是减小音量。
% a6 R* T" S" F9 K& x# P  Trim将当前波形文件中未被选中的部分滤除。在不存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Revert   to   Saved命令恢复原文件,或者使用Undo功能恢复(当然你得打开Undo功才行)。" K4 f3 W: `1 ^4 E
  Zero   Crossings调节所选中区域(部分)的开始和结尾到最近的零点位置。零点就是一个有效的正弦波与中心线的交叉点。该功能的使用比较深奥一些,而且用的也不多,不过还是稍微说一下。在该菜单里还有一些选项,分别给大家简单提一下:
0 Y8 W4 I' u) a+ p1 m& E0 G( L3 c( [Adjust   Selection   Inward将波形所选区域的起始和结尾处调节至在该区域范围内最接近零点的位置。
- l" S6 t" D% ~4 u5 g" vAdjust   Selection   Outward将波形所选区域的起始和结尾处调节至在该区域范围外最接近零点的位置。
$ a( B- O/ L/ p+ p4 B0 r) gAdjust   Left   Side   to   Left将波形所选区域的开始处(左边部分)向左边调节至最接近的零点的位置。
6 L& \' h) e: B7 JAdjust   Left   Side   to   Right将波形所选区域的开始处(左边部分)向右边调节至最接近的零点的位置。
( {1 Y0 Y2 C' T2 Z9 s$ \4 Y1 ]5 o( TAdjust   Right   Side   to   Left将波形所选区域的结尾处(右边部分)向左边调节至最接近的零点的位置。! b' w: C5 F" [! a
Adjust   Right   Side   to   Right将波形所选区域的结尾处(右边部分)向右边调节至最近的零点的位置。+ }, m% j4 n2 n+ J  v0 z& v9 T; e
好像不太说的清楚,其实也很简单:如果起始点和结尾点刚好在零点位置上,那么相当于所选区域的开头和结尾正好处在无声的状态,当你进行复制、粘帖等类似的工作时,对原波形文件的整体破坏也减至最小,至少在听感上要比随便复制、粘帖要好一些。
- U7 e3 a/ z' ^  该功能特别适合那些经常进行波形拼接及制作的朋友。
7 y; d9 l" U2 q" z  Find   Beats用此工具可以迅速的帮您找到音乐中一个完整的拍子(有点类似节奏)的开始和结尾点。也就是2个重音(大电平)信号之间的部分,这样你可以很方便的制作loop(比如鼓loop等)。! i( B1 W! X$ s0 N
  Auto-Cue自动标示。它下面还有几个选项:! Y% H) q6 t' h
    Adjust   Selection   to   Phrase就是在所选中(高亮部分)区域内确定一个段落(这里的“段落”是本人暂时给它取的名字,这样比较好理解一点,字面翻译是“常用语句”的意思)。段落也就是从信号小电平变成大电平开始到大电平信号又变成小电平结束的那一段区域。0 M, n' V* L2 C
    Find   Phrases   and   Mark寻找所选区域内的所有段落,并将每个段落作上队列标记,添加到Cue   List(队列列表)中。
2 U$ Z  R+ R, B7 h- V) j) d5 g    Find   Beats   and   Mark寻找所选区域内的所有拍子,并将每个拍子作上队列标记,添加入到Cue   List(队列列表)中。
) R) V) l6 D/ J: f8 D* t, [. [9 h% ]! r    Auto-Cue   Settings当鼠标按下时就会出现如   的对话框。以上几个命令选项具体执行时对于大小电平的区分都需要根据此参数值来确定,此参数可以用Find   Levels自动获得,也可以手动修改。   
. r) l3 [4 a4 s' H* D; |' E4 G; @  Snapping将指针快速的移动到一规定的位置(字面翻译是“对齐”的意思,但是用“对齐”很难说明白)。具体的位置根据它的3个子选项来决定,最好用的是第3个选项Snap   to   Cues。在Auto-Cue里如果已经建立了多个段落或拍子,那么在播放控制快捷栏内前进和倒退时就能根据标记快速的跳跃到下一个位置。$ s9 r# p: F; [6 y
  Adjust   Sample   Rate采样率调节。该采样率调节只是调节声卡播放当前音频文件时所采用的采样率(当然声卡要能支持所选择的采样率,否则不能播放),而并非修改当前文件的采样率。当改变采样率后,时间轴上的时间标尺会有所变化,采样率取低时,时间延长,反之缩短。   . ?" u! ~$ c2 G- n' y& s
Convert   Sample   Type转换采样格式。用此工具转换后当前文件的采样率将会被改变(播放时间不会变),文件大小也会改变,且处理时间也较长(大约2-4分钟)。可以在采样率、声道数及分辨精度(量化位数)参数上进行选择,在选择8位量化时,还可以选择抖动参数。   
: L: v" l! ?0 b4 a; W  Edie   Tempo计算拍子。输入一些必要的参数(如每拍的时间),就能计算出当前曲子的总拍子数。( Z: w) d% z/ j# D# M  v
 Undo   Last   Action等同于Edit菜单中的第一项Undo   XXX(其中的“XXX”要看具体的最后一次*作)
. u' l8 i  P! n0 U$ c$ P+ @3 H3 d Enable/Disable   Undo等同于Edit菜单中的Enable   Undo, f' S. s( W, p9 A8 |
 Delete   Seleced   Portion等同于Edit中的Delete   Selection- ~. u! ?9 W( G6 M+ u. v( h
 Trimout   all   except   selected   portion等同于Edit中的Trim
# q6 i! c1 k/ A$ {( j Copy   selected   portion   to   clipboard等同于Edit中的Copy! |. e7 J2 _9 s- F5 {
 Cut   selected   portion   to   clipboard等同于Edit中的Cut
2 l# m: i+ K, N5 T  \& L* ~ Paste   clipboard   into   waveform等同于Edit中的Paste! u& ^! O) i$ b+ U3 l
 Mix   Paste等同于Edit中的Mix   Paste
7 q% N& C; y' `; `6 H) n' x Adjust   selection   to,or   find   zero   crossings在执行该*作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电脑音效是什么?这一个问题相信每一个玩过电脑游戏的人都可以马上举手回答。那电脑音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这个可能就没多少人知道了。今天我就跟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利用软件制作出各种音效来。
* m3 r- S. Y, m) B; _* U) J??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先来看看有什么工具可以帮我们制作音效。笔者使用的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近乎专业级别的音频编辑器:Cool Edit Pro 1.2。或者有人会问,听说Cool Edit 2000都出来了,还用1.2版?道理很简单,因为2000版是面向非专业用户的。其实还有很多专门用来制作音效的工具,比如Voice FX和Quack。不过讲到综合性能,当然就是Cool Edit了。Cool Edit Pro 1.2 是一个支持多轨合成的音频编辑器。虽然他作为共享软件发行,但功能直逼许多专业的音频编辑器。由于Cool Edit这个软件的功能实在太多,因此这里不可能将整个软件的*作使用方法都写出来,我只能假定大家都已经对音频编辑粗通一二。如果完全不知道音频编辑是如何进行的,那最好到www.wavecn.com**一个本人编写的免费音频编辑器先练练手。
( @1 G" C4 \7 G! F
& O$ K5 y# |6 y: Z??我们先来看看Cool Edit Pro 中各种音频效果功能。运行Cool Edit Pro,然后打开Generate菜单,菜单中有Noise 和 Tones两个主要的声音生成功能。$ J) n* |/ M# \

# r7 [7 W' f1 h0 h) s5 {<IMG height=205 hspace=5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sfx/image1.gif" width=401 align=right vspace=5>??Generate Noise功能可以生成三种标准噪音:白噪音、粉红噪音和褐色噪音。下面是其窗口截图:
9 U1 r$ g+ }. g5 K+ Z' a! d7 m
  E) o5 E3 _, D' S??左上角的Color选项用于选择要产生的噪音类型,用颜色表示分别是褐色、粉红色和白色。这里先解释一下这几种噪音都是什么东东:( f7 P. `& [! R" K

) l# ~& q* C# _. i! z??白噪音:所谓白噪音是指一段声音中的频率分量的功率在整个可听范围(0~20KHZ)内都是均匀的。因为人耳对高频较敏感,所以这种声音听上去是很吵耳的沙沙声,近似于电台FM频段空白处的声音。
" A" K" p$ E& J% S0 h% ~$ a" m3 d% i! g
??粉红噪音:粉红噪音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噪音,简单说来,粉红噪音的频率分量功率主要分布在中低频段。从波形角度看,粉红噪音是分形的,在一定的范围内音频数据具有相同或类似的能量。从功率(能量)的角度来看,粉红噪音的能量从低频向高频不断衰减,曲线为1/f,通常为每8度下降3分贝。粉红噪音是最常用于进行声学测试的声音。利用粉红噪音可以模拟出比如瀑布或者下雨的声音。
: W; c! P" ~  B$ y, k3 M5 h  M+ [. i! x. c# P* o# b$ t: M
??褐色噪音:褐色噪音的频率分量功率主要集中在低频段。其能量下降曲线为1/f^2,其波形是非常自相似的。整体来说有点跟工厂里面的“轰轰隆隆”的背景声相似。
2 u2 R& c: P' ?) {( r
- M" \& P: ^5 ~6 c4 ]' ~??以上的三种噪音类型都可以用来做效果的背景音。
0 D; d  Z2 ?# E. m4 I
" O3 m/ S+ N/ ^1 \3 F<IMG height=435 hspace=5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sfx/image2.gif" width=566 align=right vspace=5>??而Generate Tones功能就专门用于产生具体的音调。通过这个功能可以产生出非常丰富多样的声音效果,不过需要有一定的音频处理知识。下面是界面截图:& P/ i: x; V7 [; X# Q

/ A( D6 o$ L9 L; n8 ~! w& k??一看下去,可能会被众多的选项吓坏。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左上角的部分,这部分分成Initial Settings和Final Settings两屏。用于设置产生的声音究竟是怎么一个样子。大家可以通过左下角的Presets选取一些预先设好的效果,看看那些选项会变成什么样子,然后按Preview按钮听听效果,以增加感性认识。简单的介绍一下里面的选项。Base Frequency 是基本频率(基音),设定产生的声音的基本频率。Frequency Components设置从Base Frequency上衍生出来的其他频率(泛音),最多可以设置5个(已经是非常足够的了)。每个泛音频率可以单独设置其为基音的多少倍,强度分别又是多少。另外,如果不选中Lock to these settings only,则还可以设置声音生成结束时的最终频率,这样就可以达到变音的效果。5 h  k( e1 g" m: W
" x  g" _" U- G/ u" Z" v
??上面介绍的两个功能是用于产生用于制造效果用的声音和背景音。而Generate菜单下还有一个DTMF Signals菜单项,是用于生成电话按键的声音的,由于比较简单易用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 b2 ?! z0 j3 x! f4 Z* E# Q2 _; w4 \# ]+ z
??除了产生音效的功能之外,Cool Edit Pro里面还有很多在声音上添加效果的功能。主要集中在Transform菜单下面,由于功能很多不能详细解释,这里主要介绍常用的那些。' M: i% v! J7 i8 ]
& ?7 S) q" n6 b/ u. J, \
Amplitude菜单下面:Amplify,调节声音的功率强度;Channel Mixer,利用立体声的两个通道进行相互之间的变化。( ~* M0 k; t% X0 w" b

" A4 @1 [2 v0 ~$ W9 {  ~Delay Effects菜单下面(这个菜单里面的功能都是调节延时效果的,非常有用):Chorus,“合唱”功能,增加声音的混响;Delay,增加声音的数字延时效果;Echo,增加回音效果;Echo Chamber,三维回音效果,专门模拟在室内的回音效果;Flanger,通过改变声音的相位和延时来产生变音;Reverb,产生回响功能,与回音功能不同的是它主要用于产生环境效果;Multitap Reverb,将最多10个包括延时、回音、滤波和回响等功能集合在一起,并可单独设置他们的效果和覆盖范围从而形成很复杂的声音效果; Full Reverb,比标准的Reverb更专业的回响功能,用于营造更加复杂的空间环境并产生更准确的声音;Sweeping Phaser,通过改变声音的相位而营造效果,与Flanger有相似之处,应用于立体声声音时可以明显地改变声音的定位从而产生奇特的效果。# b; `  N5 |2 v: r3 n8 t

% @( s4 [1 l0 _8 z2 o: @( jFilters菜单,这个菜单里面的功能都是滤波器,所谓滤波也就是将音频中的某些指定频段进行变换,也是很常用的功能:FFT Filter,这个是最常用的功能,通过FFT(傅立叶变换)来实现频段过滤功能;Graphic Equalizer,图形化的均衡器,一个可以非常灵活地调节的均衡器;下图是FFT Filter的窗口截图:
! j% V. x% E6 d# Q2 u) c, V% o7 [1 f. E+ @% O3 h1 i$ C
<IMG height=475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sfx/image3.gif" width=557>7 v3 v6 S' [8 F, q: e  @+ q
' Z- x( ?# b" q9 ]
??窗口里的折线图可以让我们设定那些频段要保留,那些频段要舍弃。比如图中使用了预设值Telephone Bandpass,也就是按照普通电话的通话频段去修改*作声音使其听起来象是电话中的声音。; m  {2 i& ]* d. W2 @' S2 W
' S6 u# [( y% \+ s% F+ a2 s) [
??以上的功能大多数都支持Presets预设功能,并提供了许多预设值,通常我们直接使用这些预设值便可以作出很多效果来。其他菜单下面的功能也可以营造一些效果,不过那些功能主要用于修改声音,因此这里不作介绍了。; \' v& g0 Z: m/ c8 {. K

4 I( F; H+ k/ l* \. ^& `<IMG height=249 hspace=5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sfx/image4.gif" width=420 align=right vspace=5>??最后要介绍的是在Edit菜单下面的Mix Paste命令。下图是界面截图:- l! T" d! a  Z  `8 _
1 z  o' f0 m% x# s; Z" [
??这个功能可以将剪贴板中的声音与当然*作文件进行混合,在这里有两个功能是最重要的,一个是Overlap (Mix),可以将声音混合,变成两个声音同时发生的效果;另外一个是Modulate,用剪贴板中的声音调制*作声音,可以达到将声音的模式修改为剪贴板中声音的模式的效果。+ f( d7 p1 N1 W$ Z4 U1 e3 R7 M
9 q( f8 {' |/ `4 H- h
??通过上面介绍的这些功能,我们便可以实现在普通的声音上营造特殊的声音效果。下面我们结合一个实际例子来看看怎样使用Cool Edit Pro 来产生声音效果。笔者通过麦克风录下一段声音,意图通过Cool Edit Pro来实现通过步话机的声音效果(就像在电影中看到的效果那样)。
+ h) w. E7 Z* t$ U9 I
& t: C& L1 n+ i1 {% }4 B0 u. c5 n( x! ^
- D* a! j( H7 Z; j3 h
??首先第一步当然是录音了。下面是录音完成后的波形图,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吗?是“We are under attack!”。
' C0 J) F, O+ j( ?5 |+ w/ n) G3 m! ?2 T9 s9 m! Z2 Z

9 M0 D7 q$ F; {, j& q<IMG height=338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sfx/image5.gif" width=510>& D4 w0 z$ p: A$ B/ Y# h& A
  ?6 C5 B5 f5 [! T  M
??首先我们来点声音效果。由于普通的步话机不是高保真音频设备,因此声音肯定会有些失真。于是我们可以使用Transform 菜单下面的 Delay Effects 子菜单中的 Echo –功能来实现。在 Presets 框中选择 Old Time Radio,然后按OK便可。于是声音听起来有有轻微的变调和金属化的感觉。
: e4 P% S3 U) E$ {* |, p' h& y# D( l0 o; u8 S* ?: J3 R: ^0 g0 j
??当然,现在离我们的目标还差得远。通常步话机都有些背景噪音,讲话时的声音也绝对不会清晰,应该是带有一些衍生噪音。下面我们先来制作衍生噪音。首先用File菜单下面的New选项新建一个文件,并且将这个文件的采样属性设置为跟原来录好的声音一样。然后使用Generate菜单下面的Noise功能,选择White白噪音,Intensity设为2~5之间,Duration与原来的语音长度一样,然后按OK。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此噪音产生语音的衍生噪音了,方法是将原来的语音复制到剪贴板,然后使用Mix Paste功能以Modulate方式混合到白噪音中去。得到的结果是一段音量很小的噪音段,勉强可以听到原来语音的轮廓。由于音量较小,于是我们可以使用Transform菜单下Amplitude子菜单中Amplify功能将音量调大,大约15个分贝。将调了音量的这段声音复制到剪贴板,使用Mix Paste功能以Overlap方式混合到原来的语音片断中去。这样听起来就会在语音中夹杂有衍生噪音了。最后重新生成一段白噪音,把音量调小一些,使用Mix Paste功能以Overlap方式混合到语音片断中去,作为背景噪音。9 {; M8 v) h  Y4 w+ g

8 G) M! n# ^4 G9 d- [??到了这一步,已经比较接近在恶劣环境下的无线电通话情况了。不过还不够,必须再增加一些比较随机的电流声。于是我再通过生成噪音功能生成一段同长的白噪音,然后通过Generate Tones功能生成一段比较混杂的声音,我的设置如下:
' O7 M3 x! ^4 q+ Q" p
6 y6 i% I3 @0 B- d3 f( Z' Z. S??初始化和其他设置:
, R7 ]5 `* T. b
6 E8 u2 E& f& |# {<IMG height=435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sfx/image6.gif" width=566>3 A7 \$ `' k/ M' m
  M1 w% E7 B: d" V8 v
??结束设置:
+ d3 P! m4 h+ P8 B
+ y$ F5 \! o9 D- M<IMG height=252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sfx/image7.gif" width=418>& \) X5 F7 O1 s) A

9 j: R$ l1 w+ Y; H( u0 J3 Y??这样生成的声音是一种隆隆的声音。然后再通过Mix Paste功能以Modulate方式将这段声音调制到白噪音里面去,得到一段会变化的白噪音。当然还要将这段声音的音量调大。+ f( T$ Z; h( H& D5 _  B( I
3 R" s: R( r2 }
??最后是将这段声音用Mix Paste 功能以Overlap方式混合到原来的人声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为什么是开头和结尾呢?如果大家用过这些报话机就知道在通话时电流噪音是会被抑制的,只有在不通话时才比较明显。而且,不通话时的噪音比通话时的噪音要大,因此这段声音的音量要适当地大一点。
5 o6 r8 Q$ f4 J# ?) @
7 C* S1 e8 c2 D+ c??这样下来已经基本完成了,但还有最后一步。现在的声音太清晰,怎么听都不象从报话机中传出来的。因此我们还需要修改一下它的频谱。采用的功能是Transform 菜单下 Filters 子菜单中的 FFT Filter功能。在 Presets 中选择 Telephone Band Pass,按OK。下面是最后完成的样子:" ?, S$ N% j. d2 @5 w. Q

4 |3 i0 G- x! a  x1 r- o<IMG height=338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sfx/image8.gif" width=510>$ z& v+ s+ k  Y* ^6 E( r. a+ [0 a

( v$ A& ~9 E6 f! A& j( [??电脑音效制作的原理基本上就是这样,灵活使用以上提到的功能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效果出来。有兴趣的自己试试吧!
4 a; Y' w0 J; c! B& A% K) O* y4 H/ `
- END -% ~/ o- d9 r/ S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Cooledit Pro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多音轨音频混合编辑软件,使用上也更加的简捷、方便,说起音效编辑软件可能有的朋友会说,美国Macromdia公司成品的Sound Forge也很不错呀!另外还有Sam等等,但是提醒朋友们注意的地方是:Sound Forge只能进行普通的双声道声音文件的编辑工作,没有多音轨功能,而著名的Sam虽然能够进行多音轨音效编辑,但是对机器的配置要求较高,如果多了几轨声道就跑不动了,以笔者的机器为例,主要部件配置如下:
' u) b3 Z! W. [$ {% U3 h6 T  CPU:PIII-933
- d( G8 i+ P( E/ t% F) V/ ^5 ?' L& R+ v" X
  内存:Kinghorse512MB1 j5 f8 ~( j' K! m2 r
, t; l" C# |1 p% f3 ?3 F/ G! {
  硬盘:双IBM46G(7200转2MB缓存)做的RAID(磁盘阵列),系统盘SCSI& ~# e! I% Q! ~; C
4 a) i7 q9 ^1 }# U
  软件方面:
0 [2 n* N7 k! S% ]$ p
6 X& @- v% q. n; M5 c0 C  Cooledit Pro1.25 ]; w+ D9 v+ n* h

* U$ G6 i% Y+ i) ^, J& p: P  Sound Forge5.0# P. E% R- M, B4 o4 {3 Z6 P, @  v
3 c# O" h+ K0 Z9 w7 q) {! @! K
  Sam6.0( O: V2 A; I3 l7 x$ u# m

7 y, r8 E/ t( ?7 t! G$ u' i) l  Windows2000 Professional; D5 l" W/ U% o* K/ q
& @; v$ a" Z  ~. S4 G! o
  比较这种配置的机器在进行音效编辑的时候,普通的单轨方式的时候是Sound Forge最快,Cooledit Pro次之,但是Sound Forge的*作上较麻烦,在多音轨的时候Sam的速度很明显的落后于Cooledit Pro,可以说Cooledit Pro是大众意义上的专业软件,对机器的配置要求不高,*作简便,今天就以Cooledit Pro为例,给大家讲一讲在混合编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H$ r( m$ ]+ K2 n8 x$ F) E$ ]/ [8 f0 w7 G* d) k# @# J
 0 T1 u, y9 M6 ?( m7 C2 X2 e" _9 W
! u# _2 D: l6 Q% C

5 E0 G8 {7 B7 q  这是同一句话“thank for this”,分别由男、女发音录制下来的,其中女声文件长度是1.082秒,男声文件长度是1.520秒,想混合成一个同时朗读的WAV文件,如果我们直接在第一音轨上(TRACK 1)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上选择Insert-WAVE FORM FILE插入女声WAV文件,然后在第二音轨上同样单击鼠标右键插入男声WAV文件到Cooledit Pro中,你就会发现,混合后的声音有拖尾的现象,而且男声发音在最后的部分是不同步的,慢了半拍儿,女声说完了男声还在朗读,
+ A# l9 U# _& Y, v
/ d! H5 `. y8 b7 D- ~8 E  N. q: h+ x, i9 T) N7 s7 ^6 l6 a; J

/ L4 y8 d9 r, Z( J
+ }; F. U2 h6 n9 X% f! \; J: C  大家可以看到第二轨的男声文件长出一部分,怎么办呢?有的朋友会说:可以把男声文件压缩些,让这两个文件长度一致就可以了。这里需要注意,单纯的改变文件的长短会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先来照做一次,双击男声文件返回到普通编辑状态,在工作区选择全部声音文件,然后我们选择【Transform】(转换)项中最下面的【TIME/PITCH】(时间/定位)选项,进入【Stretch】(时间延长)选项中的【Consant Stretch】(常数延长),先来计算一下,1.082÷1.520≈71.2%,然后我们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添上百分比,注意下面的选择项:
  a1 X' t; i6 }" I% k7 y: r
; z/ r; q& e4 _; x7 ^  p: a0 c  i# o- L# o" Y. o
  首先要放弃保护音调和节拍,要不然声音文件的长度并不会随着改变,转换品质当然是要选择高品质了。
2 P0 t! i) V( c  R, D5 L& a 
  F4 K# f! u% B! F$ n' h
* T6 t. x$ k3 }0 j' x
3 y2 ^) p4 U5 ~# A- f7 y* p8 E 1 r3 t* c6 }1 |7 p6 g+ Q
0 j0 e8 c# c! c
  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声音文件的长度都是1.082秒,但是听起来好像是回音儿的感觉,为什么呢?如图五,因为男、女的发音中间“For”的位置不是同时发声的,差了那么80多毫秒,知道人耳朵的厉害了吧,很不好唬的,区区80多毫秒的误差也能听得出来,另外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是,这两个文件比较短,可能还看不出什么差别出来,但是要是长时间的大文件就能很明显的听得出来差别,那就是经过压缩声音文件的长度之后,男声文件的发音音调升高了,声音变得尖利起来,失去了浑厚感,当然是不好听了,还有一个就是开头的部分也不是同时发音,只不过女声朗读的速度比较快,在中间偏后的位置上追上了男声的发音,在“For”的后面就基本上差不多了,这样我们就先把精力集中在前面不同步部分的处理上。
( p0 A/ c/ j6 F! V( O1 Y; `" s# G: Q+ y+ p( v! I2 @! v+ Z: ^
  我们先按“Undo”按钮撤销刚才的*作,返回到原始状态,因为是男声文件比较长,要想达到一致,可以先用放大工具仔细观察男声发音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到前面的一段并不是真正的在发声,可以说是在“运气”阶段,而真正的发音区在0.10秒的位置,也就是“thank”发音的首音的位置,同时观察女声发音的起点,可以看到女声的发音点是文件的开始位置,也就是说女声发音是一上来就开始发声了,这样的话男声文件的开始“运气”的那段区域是无用的,我们可以删除这部分以减少声音文件的长度,如图六9 s3 ], P( ]' }$ _: c2 z7 q# f* G' c5 Q

1 U$ o% U" z% ^& \1 R# d5 m5 R$ o' E1 k2 I- K. k
$ q! {' w1 V0 R% J* v+ o! a; |4 M
  用鼠标选择这部分声音文件,然后按键盘上的“DEL”键删除无用区域,单击左上角的多音轨编辑按钮,我们会发现声音文件的开始部分是删掉了,可是还留下了空白区域,还是没有同步,不用怕,先选择“File”中的“Close”关闭男声文件,Cooledit Pro会警告你声音文件的状态已经改变,问你是否保存,选择“YES”,保存声音文件,在接下来的对话框里又会出现一个警告,提醒你Cooledit Pro正在使用这个文件,是否确定要关闭。(Windows系统的一贯作风)不用理会Cooledit Pro的警告,关闭这个修改后的声音文件并且退出对话框,Cooledit Pro会回到单轨编辑模式,重新点击左上角的多音轨模式按钮进入到多轨状态,在第二音轨上(TRACK2)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上选择Insert-WAVE FORM FILE插入修改后的男声文件。 1 j% \5 X8 T; d" t6 ?+ K
  我们可以看到开始的发音位置虽然是一致了,可是中间还是相差“For”的发音点不同,图示上看到的男声的中间位置的拖音比较长,我们可以压缩这部分,把男、女声“For”的开始发声位置调整到一致,在后面的部分相差的不是很多,基本上在人耳的听觉极限以外,这样我们开始的部分已经是同步的了,后面的部分相差的又不多,可以基本上达到完美的效果,如图八和图九所示的声音波形,
7 X$ E+ ]2 R  l. [. {
  `" d* l0 x  e' g9 Q. i * n( L- ?0 X# Y0 p! F

* t1 W6 s3 d5 I# z3 _" r9 ^  我们需要把图中白色的被选择部分改变成长度一致才行,其中女声文件可以看到长度是0.236秒,男声文件是0.380秒,接下来我们只要把男声文件删去0.144秒就可以了,用放大工具仔细的观察男声文件的声音波形。2 Q: l0 R2 _# p3 X3 N8 |
+ @$ ~0 t! r8 M# i
' J% V* R1 v  p4 P
3 S( |8 C# U8 t+ J- X
  可以这样处理,相隔不远的位置就小心的删除波形近似的一段,注意中间区域删除的部分不能太长,像后面发声时拖的尾音就可以干脆的删除,并且要计算删除部分的时间长度,最好的效果是被删除部分正好是0.144秒,而且声音连贯、自然,听不出断续的情况,这个步骤需要多试几次才行,同理,因为在“For”发音的后面,不同的部分相差不是很多了,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删除波形近似的部分,修改后返回到多音轨编辑状态观看结果,, J9 ^( o8 V6 I2 S$ T1 H- e8 E6 Q
1 |5 g, s4 J3 G, Y! J9 g

/ e4 |. [. D, m  可以看到经过我们的处理已经基本上对应了,按“Play”键试听一下最后的效果,然后选择“Edit”编辑栏中的“MixDown”混合-“All WAVES”,把这两路声音信号混合成一个正常的双声道WAV文件。 8 x: t2 g8 O7 G% r4 x8 \
  以上的编辑手法仅仅是一个思路,当然还可以使用其它的方式,比如压缩男声中的某一不重要的部分,或者是用放大工具一点儿一点儿的删除不重要的部分,然后在压缩成长度一致等等都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U1 g) }. N4 J6 F  [) ]* @; l

* G% l3 X, o( @4 I/ E 4 E& d% z2 C1 M3 L! e6 Z
9 j3 C* P7 h. ]1 n. \4 n0 ^
————————————————————————————————————
( ?) H: c$ t2 l! J3 f$ m3 c6 E
9 i# }  s# E% U7 v2 Z9 jCool Edit Pro 2.0一般教程中.伴音都是提到插入mp3的音乐格式,但好多网友喜欢用vcd上的歌作伴音.今我简单地介绍其使用方法与初浅的认识.
7 b6 @" P! Y/ V, y# @4 n$ c$ ^
0 l5 h7 S9 w- U' c0 ~/ j' ]) \. b3 d
3 A0 M: l7 t# l# J, F?? 一,在多轨界面中,第一音轨上点右键,选插入,再选视频文件.在弹出的寻找视频文件窗口中,默认是找*.avi文件.你要改成所有文件.不然你找不到你的vcd文件.7 m" b% S5 c+ ?2 D% {+ y1 @4 n
, z3 ~9 q( M: h/ z7 _
) n4 z5 P( r+ P( @0 z
?? 二,视频文件插入后,你会看到这样的界面。# J& y/ I0 _4 ^5 s' c% ^0 @
* B( P" _0 i5 P3 j! b' @
音轨一是图像文件,音轨二是声音文件.按键盘空格键,是播放,如果你看不到图面,请点击菜单栏查看,再点视频窗.
( @! J3 [/ m% z. A. p7 ~2 M  |7 H5 n, W/ [: {! z; ~' }8 {
?? 三,在音轨三点R.再点红色小圆点便开始录音.但别忘了,在默认情况下,伴音播放的音乐是有原唱声的.要在音轨二点右键,选调整音频块声相,??( N4 V; t9 Q+ W6 t

  P/ ~3 U" e3 H把音频块向左移,你可以边听边调.另一种方法就直接在音轨二R.s.M.下面有声相0的字上面点右键.同样弹出声相滑块.
7 D% L+ Q3 v' a; p) H3 R3 _0 h6 ?" A* B! y' w$ g+ n
?? 四,在录的过程中,我发现伴音不象用超级解霸播放出来的声音左右声道平衡,你就从音频块波音条就可看出,一个声音里的声音显得大一些.' e" W/ s$ n  t9 e" U. t7 x# f

' C7 q& ^% [/ p/ Z?? 五,我摸索出解决这种现象的方法,大家可以试试哪种效果好.双击音轨二,使它到波音编辑界面,我们可以单独试听,伴音在左声道还是在右声道.按空白键开始播放音乐.然后鼠标移到上边音块的边上,当鼠标显示L时,点击一下,便独单播放左声道了,同样,向下移到边上有R字出来时,边是右声道,. H% C* ~9 C! C; D: B

/ K+ G% H* h% I" E# B. _# H4 E?? 六,接下来,选中只有伴音的声道,然后点右键,选复制.再用鼠标,选取左右声道所有音频,另一种方法就是双击.便也全选了.然后用键盘Ctrl+V.便是粘贴.接下来你会看到左右声道音频块高底大小是一个样的.再切换到多轨界面.你会听到声音很平衡.录好歌.处理好后,因为伴音文件你已更改过了,所以退出时会问你保存不保存,你要点否.不然把你的vcd文件都保存成只有伴音,没有歌声的文件了.& x3 T/ ]& s( Z# l

# j' E: H3 D) q) ?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这个虽然和频率关系不大,可是连MAV和WMA都搞不明白的话。会很头痛的。, F- l+ f- M3 F6 P+ f
, R: M" V% G3 Z9 w" d
" N" z5 ?) A0 ^. W
0 a8 F; H. W' r

9 }% ?5 C/ o) v( C7 ^7 h' X2 W音频文件格式全介绍 9 H' {( h9 n2 o, u/ J
  自从PC支持多媒体以来,陆陆续续地出现了许多音频格式。这些格式既有流行的也有不那么流行的,关于它们的来龙去脉,本文向你一一道来。 4 y' @$ H2 W5 l# z* [- w

+ ^6 J- J5 W! d. u主流
7 k4 t0 n; R! K% l: r- a( V/ U
4 @0 V& A( }* l; p3 }. ?8 u& ?  目前的主流音频格式其实不少。不同的格式有自己的用途,比如大家都应该很熟悉的MP3格式就是用于聆听用途的。下面我们逐一介绍:
9 r5 N- J: m4 i; r; i- x7 u/ e% O0 Q6 k  U1 B
存在便是永恒 - WAV
; A+ q7 q1 _" G- i( ]2 L
* a, ?7 J. N: q  WAV是Microsoft Windows本身提供的音频格式,由于Windows本身的影响力,这个格式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通用音频格式。不客气地说,它实际上是Apple电脑的AIFF格式的克隆。通常我们使用WAV格式都是用来保存一些没有压缩的音频,但实际上WAV格式的设计是非常灵活(非常复杂)的,该格式本身与任何媒体数据都不冲突,换句话说,只要有软件支持,你甚至可以在WAV格式里面存放图像。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WAV文件里面存放的每一块数据都有自己独立的标识,通过这些标识可以告诉用户究竟这是什么数据。在WINDOWS平台上通过ACM(Audio Compression Manager)结构及相应的驱动程序(在这里通常称为CODEC,编码/解码器),可以在WAV文件中存放超过20种的压缩格式,比如ADPCM、GSM、CCITT G.711、G.723等等,当然也包括MP3格式。
- [3 \) c5 ^7 i# M9 D- o8 \
/ o9 V+ g; G7 G! p<IMG height=350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m63a17fe9.png" width=417 align=bottom border=0 name=图形1>
4 }# w7 A/ ^" [* D3 `. J
: d. Z3 E* a. i9 j" @+ P0 H6 `图表 - 使用音频编辑软件WaveCN(http://www.wavecn.com)列出Windows安装了的ACM驱动信息
: L2 G, o+ R. f3 \1 k# Z$ J# S8 y4 ^6 c+ a& T# O
  虽然WAV文件可以存放压缩音频甚至mp3,但由于它本身的结构注定了它的用途是存放音频数据并用作进一步的处理,而不是像mp3那样用于聆听。目前所有的音频播放软件和编辑软件都支持这一格式,并将该格式作为默认文件保存格式之一。这些软件包括:Sound Forge, Cool Edit Pro, WaveLab等等。由于WAV的支持实在是太广泛了,可以说,即使Windows退出历史舞台,WAV格式也不会消亡。 7 D3 t& F( q: y2 j

" _: c( b& R0 y. L' o老当益壮 – mp3 <IMG height=56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m65031f52.png" width=125 align=middle border=0 name=图形2>
$ E0 K  P+ Q7 K+ v, M( c$ I$ n4 g4 F) G, Y  A- J& p8 n0 M! V  n
  第二个要提到的就是改变了世界的mp3了。这个比喻相信大家都会同意。mp3是Fraunhofer-IIS研究所(http://www.iis.fhg.de/)的研究成果。mp3是第一个实用的有损音频压缩编码。在mp3出现之前,一般的音频编码即使以有损方式进行压缩能达到4:1的压缩比例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mp3可以实现12:1的压缩比例,这使得mp3迅速地流行起来。mp3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压缩比例同时又能保持相当不错的音质是因为利用了知觉音频编码技术,也就是利用了人耳的特性,削减音乐中人耳听不到的成分,同时尝试尽可能地维持原来的声音质量。 ( p4 H5 I) ?: @- m8 U$ Z: `; H

/ N) {$ G  P+ r: `5 {; a. u  p$ Y<IMG height=264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m5af18034.png" width=279 align=bottom border=0 name=图形3> 8 j. c. u8 I4 l

, e+ c& f3 U2 L5 {图表 - 人耳等响度曲线图,mp3的技术基础。
; S: D# A5 f4 @" Q2 J8 y' C
7 @7 M& P8 s4 l* K, r  u# C* b  衡量mp3文件的压缩比例通常使用比特率来表示。这个术语的英文是bps: bit per second,表示每1秒钟的音频可以用多少个二进制比特来表示。通常比特率越高,压缩文件就越大,但音乐中获得保留的成分就越多,音质就越好。由于比特率与文件大小音质的关系,所以后来又出现了vbr(Variant Bitrate 可变比特率)方式编码的mp3,这种编码方式的特点是可以根据编码的内容动态地选择合适的比特率,因此编码的结果是在保证了音质的同时又照顾了文件的大小,结果大受欢迎。其实mp3的编码标准本来就支持这种压缩方式,但是第一个将此功能实现的反而是一个第三方工具:曾经非常有名的Xing Technology公司(http://www.xingtech.com,当年很多电脑上看VCD听mp3就靠这个公司的Xing Player)推出的Xing Encoder。
) m5 j  z% N+ V* V9 a+ I$ j+ I4 s& [9 @6 Y: Q
  由于mp3是世界上第一个有损压缩的编码方案,所以可以说所有的播放软件都支持它,否则就根本没有生命力。在制作方面,也曾经产生了许多第三方的编码工具。不过随着后来Fraunhofer-IIS宣布对编码器征收版税之后很多都消失了。目前属于开放源代码并且免费的编码器是LAME (Lame Ain't Mp3 Encoder,http://lame.sourceforge.net)。这个工具是公认的压缩音质最好的mp3压缩工具。另外,几乎所有的音频编辑工具都支持打开和保存mp3文件。最近,Fraunhofer-IIS对之前不收取版权费的mp3解码器也征收了版权费。此举大有Fraunhofer-IIS意识到mp3已经在没落,趁还能收到钱最后捞一把的意思。应该说,到了现在,MP3确实显现出疲态了。许多新一代的编码技术都已经能在相同的比特率下提供比MP3优越得多的音质。特别是音乐发烧友对mp3的音质更是嗤之以鼻。不过由于mp3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支持mp3的软件多如牛毛,更别提众多支持mp3的硬件播放器,如MPMAN,DiscMan,CD/VCD/DVD机等等。一句话,它依然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音频压缩技术,所以要它真正退出舞台相信还有好一段时间。
) P& c4 E5 Z+ J7 _: W" Q( b0 ?
/ d7 X% ^0 k6 _1 u. D( q) }<IMG height=285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2b755b73.png" width=552 align=bottom border=0 name=图形4> / s7 b# j  \+ U( [
) X2 y) Q8 o' O8 j, X7 x
图表 - Lame的其中一个前端:RazorLame(http://www.dors.de/razorlame)4 o! Z+ l2 v& e  m  t

2 l4 ~5 M+ \* R老树发新花 - mp3PRO <IMG height=64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7a0b11cf.png" width=126 align=middle border=0 name=图形5>
6 m) O' N+ l: Y* x% M% A/ x$ J0 Y
  为了使mp3能在未来仍然保持生命力,Fraunhofer-IIS研究所连同Coding Technologies 公司(http://www.codingtechnologies.com)还有法国的Thomson multimedia公司(http://www.thomson.net)共同推出了mp3PRO。这种格式与之前的mp3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能在低达64kbps的比特率下仍然能提供近似CD的音质(mp3是128K)。该技术称为SBR(Spectral Band Replication),它在原来mp3技术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原来mp3技术中损失了的音频细节进行独立编码处理并捆绑在原来的mp3数据上,在播放的时候通过再合成而达到良好的音质效果。
( O% x7 m: |7 n
: E; u% V. t* Z3 H5 O" R3 s<IMG height=126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m6462989a.png" width=462 align=bottom border=0 name=图形6>
# t5 s- }* u$ d. C1 s9 ]+ e& [7 R5 d$ X
图表 - SBR技术在音频编码/解码过程中的应用
$ ]. K9 Z& h  o0 O" {# `
, M& s! a5 u. q- t, p  mp3PRO格式与mp3是兼容的,所以它的文件类型也是mp3。mp3PRO播放器可以支持播放mp3PRO或者mp3编码的文件;普通的mp3播放器也可以支持播放mp3PRO编码的文件,但只能播放出mp3的音质。但是,虽然mp3PRO是一种优秀的技术,由于技术专利费用的问题以及其他技术提供商比如Microsoft的竞争,mp3PRO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流行。大家可以从Coding Technologies的网站**Demo播放/压缩工具和Winamp的播放插件。目前也有许多专业音频编辑软件比如Cool Edit Pro 2.0支持mp3PRO格式,但播放器除了刚才说的和Music Match Juke Box就基本没有了。最关键的是由于Microsoft的媒体播放机不支持,使得mp3PRO失去了流行的机会。前段时间Coding Technologies推出了最新的MPEG-4 aacPlus,通过将SBR技术应用在AAC(Advanced Audio Codec)技术中而获得更卓越的音质。Coding Technologies并表示SBR将会成为MPEG-4的核心技术。但缺乏支持的技术到底能走多远,谁也不清楚。 & a, z, c! l  l+ x3 j

0 [3 U9 ], V5 f- K/ k. m<IMG height=213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591290eb.png" width=348 align=bottom border=0 name=图形7> 1 M0 X9 e9 G/ k! g  c8 F
8 [* }, T7 v4 K7 a
图表 - THOMSON mp3PRO 播放器
* n- ], o$ y( [( ~7 i) o/ j+ U0 v! Q
网络流媒体鼻祖 - Real Media <IMG height=101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m13c6ff21.png" width=100 align=middle border=0 name=图形8>
- H2 u6 v2 l" D5 t  G2 D. o- x6 E, d+ P' \/ z7 |! V1 V
  互联网大行其道之后,Real Media 出现了。这种文件格式几乎成了网络流媒体的代名词。RA、RMA这两个文件类型就是Real Media里面向音频方面的。它是由Real Networks公司(http://www.realnetworks.com)发明的,特点是可以在非常低的带宽下(低达28.8kbps)提供足够好的音质让用户能在线聆听。这一特点在互联网的早期简直是广大网虫的福音。也就是因为出现了Real Media之后,相关的应用比如网络广播,网上教学,网上点播等等才浮出水面,形成了一个新的行业。
1 M4 g/ _2 {2 L2 h& l& B& |8 K8 Z8 z# M7 u' p
  网络流媒体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简单说就是将原来连续不断的音频分割成一个一个带有顺序标记的小数据包,将这些小数据包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在接收的时候再将这些数据包重新按顺序组织起来播放。如果网络质量太差,有些数据包收不到或者延缓了到达,它就跳过这些数据包不播放,以保证用户在聆听的内容是基本连续的。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促成了网络上的又一个传奇。
6 y5 r4 K, l+ v! r) X: K( u: b% S, H: o) Q
  由于Real Media是从极差的网络环境下发展过来的,所以Real Media的音质并不怎样,包括在高比特率的时候,甚至差于mp3。特别是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Real Networks公司只顾着往Real Media里面加入各种各样的新特性比如广告插播什么的,而忽略了随着网络速度的提升和宽带网的普及,用户对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后来Real Networks通过与SONY公司合作,利用SONY的ATRAC技术(http://www.minidisc.org/,也就是MD的压缩技术)实现高比特率的高保真压缩,但这些举措始终都带给用户一个姗姗来迟的感觉。由于Real Media的用途是在线聆听,并不适于编辑,所以相应的处理软件并不多。一些主流软件可以支持Real Media的读/写,可以实现直接剪辑的软件是Real Networks自己提供的捆绑在Real Media Encoder编码器中的Real Media Editor。但功能非常有限。这一点与现在的Windows Media相比是两个世界。
* B8 n1 t0 G9 s& N, a$ A7 N  L
1 s: d; h. ]$ ?" H6 I<IMG height=109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4cfb3043.png" width=370 align=bottom border=0 name=图形9>
) b; P& w8 G9 f+ n: Y1 X0 S0 H
图表 - Real One Player, 最新的Real Media播放器; y: O) T5 V/ M
1 U2 k: ?# b! R
霸气十足 - Windows Media <IMG height=60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m1813656b.png" width=250 align=middle border=0 name=图形10>
# K+ L: W* @2 ~9 I$ X" ?; M
! S# F; ?: _+ C# c9 e% N* ^9 X  任何事情都少不了Microsoft的份。在意识到网络流媒体之于互联网的重要性之后,Microsoft立马就推出了Windows Media与Real Media相抗衡,同时开始对其他音频压缩技术说不:一律不提供直接支持。到了Windows XP版本还把原来提供的mp3压缩功能都拿掉了。
/ D5 |1 O* \* n4 a5 A  c
; p' {6 `$ ]$ J5 H9 L4 _/ v0 Y  Windows Media (http://www.microsoft.com/windows/windowsmedia)也是一种网络流媒体技术,本质上跟Real Media是相同的。但Real Media是有限开放的技术,比如rtsp(Real Time Stream Protocol实时流协议)这样的网络传输协议是提交到网络工作组RFC网络协议集的其中一个(编号RFC2326),而Windows Media则没有公开任何技术细节,据称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版权保护,因此要完全封闭,还创造出一种名为mms(Multi-Media Stream多媒体流)的传输协议。所有这些事情综合起来可以看出Microsoft意图一统江湖的野心。
. k% Z3 d3 P6 x4 n* C  L% l9 P
  E. g# Q) C( {2 S2 X  最初版本的Windows Media并没有得到什么好评,特别在音质方面更被网络上那些“金耳朵”的网友所不齿。不过在更新了几个版本之后,目前最新的Windows Media 9技术携带着大量的新特性并在Windows Media Player的配合下表现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特别在音频方面,Microsoft是唯一一个能提供全部种类音频压缩技术(无失真、有失真、语音)的解决方案,大有囊括一切的势头。这也是微软的一贯特色:虽然我的东西质量不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方便,集成度最高的。目前Windows Media还是处于推广期,播放器和编码器可以免费**,服务器端捆绑在Windows服务器版中,不另外收费。这些手段正在不断提升其市场占有率。而且由于Microsoft的影响力,支持Windows Media的软件非常多。虽然它也是用于聆听用途,不能编辑,但几乎所有的Windows平台的音频编辑工具都对它提供了读/写支持,至于第三方播放器更是无一例外了,连Real Player都支持其播放。通过Microsoft 自己推出的Windows Media File Editor可以实现简单的直接剪辑。最近,Microsoft还推出了Windows XP Media Center版本,通过在Windows XP中捆绑Windows Media 9技术以及相关娱乐媒体软件来加强Windows作为家庭娱乐中心的作用。如果Microsoft继续保持其在*作系统特别是桌面*作系统的垄断地位的话,Windows Media的未来肯定是一片光辉。
8 U! r& v4 y7 Y2 l) L
8 T" p3 `# p9 T; z<IMG height=391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m7d4b6598.gif" width=429 align=bottom name=对象1> ! {7 R2 d3 W) H) g5 p

/ f- @6 @# g9 y, z图表 - 最新的Windows Media Player 9,带有大量的网络特性
( |& S( x) D$ ]; {8 A1 n. s4 _+ v+ g! H* w8 \2 C
电脑与电子乐器的桥梁 – MIDI <IMG height=38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m2f5c4c78.png" width=62 align=middle border=0 name=图形11> <IMG height=33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424056f8.png" width=67 align=middle border=0 name=图形12> <IMG height=40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m5cb0008.png" width=43 align=middle border=0 name=图形13> <IMG height=42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71ea0dd6.png" width=76 align=middle border=0 name=图形14> : ^# z4 X) Q! P% x

: }( X9 w# P1 N' i  MIDI技术本来不是为了电脑发明的。该技术最初应用在电子乐器上用来记录乐手的弹奏,以便以后重播。不过随着在电脑里面引入了支持MIDI合成的声音卡之后MIDI才正式地成为了一种音频格式。有很多人都误以为MIDI是用来记谱的,这是错的。MIDI的内容除了乐谱之外还记录了每个音符的弹奏方法,所以有些MIDI文件播放起来不好听,而某些则有良好的效果。MIDI本身也有两个版本,General MIDI和General MIDI 2。在MIDI上还衍生了许多第三方的非标准技术,比如非常著名的:X-MIDI(或者叫XG),这是由日本YAMAHA公司(http://www.yamaha.com)发明的,在原有的MIDI具有128种乐器的基础上扩充到了512种,并增加了更多的演奏控制,配合YAMAHA自己的波表播放软件或支持X-MIDI的硬件可以还原出非常动听和接近真实乐器效果的音乐。另外就是为了弥补MIDI中通过声音合成得到的乐器声音始终比不上真实乐器声音这一缺点而由General MIDI Association(MIDI规范的国际组织,http://www.midi.org)推出的DLS(Downloadable Sound)技术,该技术通过给MIDI文件附带上真实乐器的录音(采样)而使MIDI文件能营造出接近真实乐器效果的声音,不过该技术的主要问题是带上乐器采样之后的MIDI文件实在是太大了,通常情况下都有4兆字节以上(这样的大小用户当然是去找mp3了),影响了该技术的普及。
* l: l9 [' X$ B% r
6 b! ?( y  p% E4 V/ y  由于MIDI具有的优点和特殊性,因此可以相信这是一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继续存在的技术。普通的MIDI文件许多播放器都支持,但要达到好的效果就必须安装软波表,比如曾经很出名的WinGroove、Roland Virtual Sound Canvas和YAMAHA S-YXG Player。随着Microsoft与Roland(http://www.roland.com)合作在DirectX里面增加了DirectMusic之后软波表就变成了Windows系统的标准配置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X-MIDI格式来说必须使用YAMAHA自己推出的播放器才能得到良好的播放效果。比如当年曾经卖得很火的使用YAMAHA YMF724/740做芯片的声音卡便带有X-MIDI的播放器S-YXG100。 * }$ g! `3 X( G' h$ r& R4 k5 k0 {/ L

) X+ V* ?! o" W8 a6 @, \( w<IMG height=57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252707f0.png" width=300 align=bottom border=0 name=图形15>
; O! F3 O" X% j) W2 P; [) g! L, Y* K( i
图表 - Roland Virtual SoundCanvas软音源界面% C$ ?7 i# N- Q0 |

# g+ P; r0 h4 O# @- ^; s* B$ I<IMG height=70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619c9755.png" width=294 align=bottom border=0 name=图形16>
% i% D8 b0 J* g% L$ L7 e, `/ z; l
图表 - YAMAHA S-YXG50软音源播放器界面,怎么看都觉得比Roland的好看。
9 h# y+ H+ R/ q" J( s: T3 |' X$ |$ v) N! x# V3 M/ \( O
<IMG height=474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6baf78c8.png" width=475 align=bottom border=0 name=图形17> 0 c; K1 j5 W: K$ s4 z# }

, g1 |: @5 l. u, u1 F3 o: M图表 - YAMAHA S-YXG50 XGPlayer软音源播放器界面,这个版本支持的播放控制更多。& J4 W6 W9 m# @+ P. C+ ]
! J( u" f+ O, e9 h
  如果要对MIDI文件进行编辑,可以使用的比较出名的软件是Cake Walk Pro和Sonar(http://www.cakewalk.com);X-MIDI则要使用YAMAHA XGWorks。另外还有一些曲谱软件,比如Sibelius(http://www.sibelius.com)。不过这些软件都是非常昂贵的。国产的相关软件都有一些,而且支持简谱,比如TT作曲家(http://www.centrmus.com)。 7 s- k' g5 G/ H9 k% t  k

: y% B" u8 l* f- I开放、免费 - Ogg Vorbis <IMG height=112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m79d9376b.png" width=112 align=middle border=0 name=图形18> # t6 s# J$ J7 k$ B  [! j
. ?$ g0 k7 r% }- ~/ r
  开放源代码的Ogg Vorbis(http://www.xiph.org 或 http://www.vorbis.com),作为开放源码向专利技术下的第一封战书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在经历了一些变故之后,Ogg Vorbis终于在2002年7月释出了1.0版本。由于开放源码的东西向来都缺少枪手为其摇旗呐喊,所以国内并不是有很多的人了解Ogg Vorbis。Ogg Vorbis 是一种音频压缩格式,类似于MP3等现有的通过有损压缩算法进行音频压缩的音乐格式。但有一点不同的是,Ogg Vorbis格式是完全免费、开放源码且没有专利限制的。Vorbis 是这种音频压缩机制的名字,而Ogg则是一个计划的名字,该计划意图设计一个完全开放源码的多媒体系统。开放源代码能为用户在经济上带来收益,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了,但不能忘记的是Ogg Vorbis的技术也不是盖的。Ogg Vorbis文件的扩展名是.OGG。这种文件的设计格式是非常灵活的。它的最大特点是在文件格式已经固定下来后还能对音质进行明显的调节和新算法。现在创建的OGG文件可以在未来的任何播放器上播放,因此,这种文件格式可以不断地进行大小和音质的改良,而不影响旧有的编码器或播放器。在压缩技术上,Ogg Vorbis的最主要特点是使用了VBR(可变比特率)和ABR(平均比特率)方式进行编码。与MP3的CBR(固定比特率)相比可以达到更好的音质。Ogg Vorbis其他技术特性还包括:支持类似于MP3的ID3信息,但比MP3要灵活而又完整得多,实际上可以填写随意多的信息。Vorbis还具有比特率缩放功能,可以不用重新编码便可调节文件的比特率。Vorbis文件可以被分成小块并以样本粒度(granularity,专业术语,指数据可以被分割的最小尺寸)进行编辑;Vorbis支持多通道(大于2)音频流并使用了独创性的处理技术;Vorbis文件可以以逻辑方式相连接等。 ' {2 @4 ]' S1 c  |

# K- ^$ [8 X* e$ u: w& J" w! ~+ ~" ]4 a  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Ogg Vorbis从一诞生就获得了各方的关注,许多著名音频软件,包括象出品Sound Forge的Sonic Foundry(http://www.sonicfoundry.com)这样的工业巨头也在软件中增加了对Ogg Vorbis的支持,而对于本来就是免费的或者开放源码的音频相关软件比如WinAMP(http://www.winamp.com)、CDEX(http://cdex.sourceforge.net)等等更是第一时间在软件中加入了Ogg Vorbis的支持。可以这样说,Ogg Vorbis在业界的支持是非常广泛的。简单的举个例子,著名的游戏闪点行动(Operation Flash Point)就是使用Ogg Vorbis作为游戏所有声音和音乐的保存格式的。
: @  ]# n# h6 N6 U
& E* V1 K+ a- b% R9 P  当然,软件上的支持对于一种音乐格式来说还是一厢情愿的事情。Ogg Vorbis是否能够真正流行起来,关键还是要靠广大用户和音乐制作人。可喜的是,目前在网络上Ogg Vorbis格式的应用已经日渐增多,而且已经开始向其他方面发展,比如游戏、多媒体应用的配乐等。目前Ogg Vorbis取得的最大成就是获得著名的BBC广播公司的认可,使用Ogg Vorbis音频流在线播放节目。另外,在硬件方面也出现了支持播放OGG格式的播放器。
* B% v+ e! f! v  r$ Z# I7 w6 ^! u& W; s
  Ogg Vorbis几乎得到所有的音频编辑器的支持。另外,作为一般的编码使用,可以在http://www.vorbis.com/download_win.psp网址可以**到OggDrop/OggDrop XPd。播放可以使用WinAMP播放。现在Ogg Vorbis已经是WinAMP标准配置之一。
6 {/ l6 N$ a: X- b, |. V6 T8 Y/ M" y
<IMG height=288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377733bd.png" width=307 align=bottom border=0 name=图形19> : Z/ P' p7 S+ N5 K6 u. c
  _) C( n# x" [' M  x  k7 O$ l
图表 - OggDrop XPd, Ogg Vorbis的编码器# Y: _3 J1 o7 W- u

& k& z% k+ p1 y" k8 z& m" I生不逢时 – VQF <IMG height=50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mfd13e16.png" width=155 align=middle border=0 name=图形20> 5 z9 Z/ `" }/ A/ N

" n8 {. g  S9 e4 [+ @  VQF实际指的是TwinVQ(Transform-domain Weighted INterleave Vector Quantization)技术,是日本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集团属下的NTT Human Interface Laboratories(http://sound.splab.ecl.ntt.co.jp)开发的一种音频压缩技术。该技术受到著名的YAMAHA公司的支持。VQF或TVQ是其文件的文件类型名。VQF其实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通常认为96kbps VQF 与 128kbps MP3 质量相同。下图是MP3与VQF的一个质量对比示意图: ! H- C/ H5 D- e% R; n" a+ _. S
. l, ^* D9 n3 j0 \$ ~3 @
MP3 128Kbps" C& P$ Q" }# Y$ [$ Q! @
    Original 1411Kpbs
) I8 g# k5 L$ L- Q8 ?    VQF 96Kbps
8 s' ~+ f2 k7 D) [* z
# `% x2 N2 q- r* A. A8 s<IMG height=141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m1de6e741.jpg" width=167 align=bottom border=0 name="G1: comp_mp3"># y/ _  o5 A! f2 `1 ^$ P) r/ d" I# o* M
    <IMG height=141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2b0fb114.jpg" width=167 align=bottom border=0 name="G2: comp_origin">
' c2 Q) I( ~% U2 g: B) `: ~    <IMG height=141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6a2f2f71.jpg" width=167 align=bottom border=0 name="G3: comp_vqf">( r: `" m9 Y/ m$ A

% Z4 f$ ^3 ]  U6 }1 `2 E: o4 J' C, _
  虽然说质量相同,但由于VQF使用的是不同的技术,从这个图上大家应该可以感受到两者的差别。
! T3 ^( `; T: S: m8 Q6 u; _- _; g5 A4 G# {- x
  VQF在YAMAHA公司的大力推动下也曾有相当的市场份额。不过时至今日,VQF已经在逐步淡出舞台。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VQF 是专门开发来用于低比特率情况的,对于录音室这种需要高保真的环境就无能为力了。换句话说,VQF仅适合一般播放用途。这使得VQF的应用范围相对狭窄。其次,VQF没有得到*作系统平台的直接支持,就像mp3PRO那样,Windows自始至终都不支持直接播放VQF文件,使得VQF得不到大范围的推广。再次,VQF是一种封闭的专利技术,导致市场所有与VQF相关的编码器、播放器无一不是YAMAHA和NTT的产物,这一点极大地妨碍了VQF的发展。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一个曾经致力于推广VQF技术的网站:http://www.vqf.com宣布由于VQF的衰落而停止更新,等待高比特率(192kbps或以上)的VQF格式出台后再作打算。虽然YAMAHA公司已经成功地将VQF提交到了MPEG组织,并成为MPEG-4标准的一部分,但这些努力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MPEG-4本来就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大包容的平台,与MPEG-1和MPEG-2这样专门针对某种具体的技术而制定的标准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2 J9 ~- X9 F7 m! b4 H  G2 M
: J! Z4 i: c8 e7 C" n; c
  要播放VQF软件,可以通过给WinAMP增加支持插件来实现,也可以使用YAMAHA自己的SoundVQ Player播放器。编码软件可以使用YAMAHA SoundVQ Encoder或者NTT TwinVQ Encoder。后者的优化比较好,速度比前者快一些。 8 g% Y9 V2 l. m, J! ~9 m' u
* @. w' M: `; c$ z
<IMG height=551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m7cebda77.png" width=600 align=bottom border=0 name=图形21> * V' Y: E: a2 N& S0 w, h

8 {, s9 s6 F$ Z% Q8 J/ @3 U图表 - TwinVQ 编码器,非常简单的界面。+ v# c4 s' X8 U0 |) o9 s: I- }

7 q" M8 T& S6 N+ c8 F6 e  S非主流
/ `4 E& }$ ^! r8 x1 W& r6 ^( f
0 b' `7 j" b0 a/ G5 e; Q# I$ Z最热门的非主流 - MOD <IMG height=77 src="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your%20name/桌面/cooledit/AudioFileFormatIntro/AudioFormatIntro_html_3d9bc522.png" width=78 align=middle border=0 name=图形22> 4 P1 Z: [; ^: n- `# H/ j8 [/ k8 U
& O- \, d( P; y9 q8 z1 Z
  Module(简称mod)是数码音乐文件,由一组samples(乐器的声音采样)、曲谱和时序信息组成,告诉一个mod播放器何时以何种音高去演奏在某条音轨的某个样本,附带演奏一些效果比如颤音等。因而mod与纯正的象WAV或AU那样的没有包含时序信息的样本文件不同,与象MIDI文件那样的不携带任何附加样本/乐器的文件也不同(与现在支持DLS技术的MIDI倒是有点相似,不过mod的体积要比DLS MIDI小得多。)。mod起源于Amiga计算机,当时的文件扩展名是MOD,为了区分具体的类型和整个结构体系,通常使用mod来表示整个Module格式体系。由于该格式起源很早,因此曾经非常流行,因为mod提供了一种具有可以接受的音质水平而又非常廉价的制作音乐的方法。而且这种文件的音质效果对于当时的电脑硬件水平来说效果比MIDI要好,文件的体积也不大,好处是轻而易见的。随着高质量的音响硬件的使用,新一代的mod的声音质量甚至可以提升到接近专业设备的水平。这使得mod成为一种介乎于象WAV或VOC那样的纯正样本数据文件和象General MIDI那样的纯正时序信息文件之间的混合体,成为一种比较灵活的音频格式。 5 @8 v( ^2 j) V0 _5 z
, \+ |, _8 y: G
  但是,mod的最大缺点是具体的格式变化太多。由于原本的MOD格式只支持4条音轨,而且MOD格式并没有版权限制,导致后来涌现了一大堆在MOD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格式,比如xm这种支持高达32条音轨128种采样的格式。但由于mod格式的不统一,最终结果就是这种格式在商业领域没有多大的作为。Windows平台上曾经有一个非常好的播放器名为MOD4WIN,后来也停止了开发。目前支持播放Mod的播放器主要有WinAMP,比较新的制作软件则有Sk@le Tracker(http://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好、好长……而且还貌似那么专业的样子……令偶们小白望而止步焉……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现在要说的只有四个字,眼~花~缭~乱~……@_@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汗!
1 `2 i4 x2 Z! P" L) D6 T看来偶应该先找些基础的来。
5 Z8 V  B6 n0 V. w没关系。& v8 i! u6 a2 m9 J4 O% y; \
大家慢慢来,把软件下下来一步一步的学。
2 ]# ^2 H) m8 n) ]1 V: ?; C这个录音是比较简单的。只要你的声音好,就OK。% }* P( @4 h, _. h3 g& A, h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真的是眼花缭乱的,也没看清,这个程序对计算机配置要求是多少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